书院“艺术之光”第五讲——如何突围小时代:谈当下影视剧的问题

发布时间2015-12-12文章来源 学生事务处/书院作者责任编辑

12月9日晚,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教授、著名作家、影评家毛尖(真名)为我校师生带来“艺术之光”系列讲座第五讲“如何突围小时代——谈当下影视剧问题”。

讲座一开始,毛教授就给在场的同学们展示了一组数据:2012年城市观众平均每人全年收看电视剧的时间是310小时,平均每天收看51分钟。相比于以小说为讨论热门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现在社会中流行的讨论主题变成了电视剧。因此,探讨电视剧的现状、发展方向等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毛教授讲到,早期内地剧在全球电视剧界中的地位可以用所谓的“鄙视链”来概括:看英剧的鄙视美剧,看美剧的鄙视日剧,看日剧的鄙视韩剧,看韩剧的鄙视港剧,看港剧的鄙视台剧,看台剧的鄙视内地剧,看内地剧的鄙视泰剧。虽然现在内地国产剧的地位正在发生改变,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当下的影视剧存在许多问题。

接着,毛教授结合具体影视剧,从经典改编的“注水”和“迷你剧”扶植的缺乏、题材剧的泛滥和行业剧的培育、文艺片的出路和中国性的表达、这些年的青春片以及可能性等几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详细阐述。比如,从经典电影《红高粱》、《倾城之恋》被改编为多集同名电视剧可以看到,国产电视剧对经典的改编常常是对原作的“无原则加长”,是对经典的一种模糊化;《暗算》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谍战主题导航剧,为中国谍战剧培养了大批影迷,但同时也导致了诸多同质化的谍战主题作品扎堆出现;相较韩剧、日剧中非常强烈的国家性表达,国产剧中的中国性表达很弱。一个最简单的现象就是,韩剧、日剧中用餐多以本国餐饮为主,并对餐饮有具象的、完整的镜头描绘,而我们的国产剧多以西餐为主,为数不多的中餐也往往沦为背景。

毛教授着重谈论了青春片。她以为,青春片试图解释的是“心中狂野的年代”(西方)和“激情燃烧的岁月”(东方)。作为历史和文化概念的青春,在当下的社会中,没有一点革命性的叛逆,所以今天的“青春叙事”的陈腐、西化,深刻地折射着当下中国的主体乏力,表征着我们未来议题的溃疡。如果不是特别悲观地看待当今的“青春电影”,那么可以说这批新登场的电影人,没有历史意识,但也没有历史包袱;没有未来想象,但也没有未来压力。这些活在当下、狂欢性质的粉丝电影,随时可以变换议题,随时可以自己否定自己,也许在未来的变换和否定中,他们也有可能重新发明电影,重新发现自己。对此,她提供了青春片的两种可用资源:社会主义时期的电影语法和传统叙事的文化资源。

在提问互动环节,同学们纷纷抛出自己的思考。有同学问,为什么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而止于阿巴斯,以及如何更好地欣赏艺术电影,去发掘更深层次的东西?针对这两个问题,毛教授首先介绍了电影史上著名的手法——“最后一分钟营救”,而这一手法正是在格里菲斯手上成熟,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,相反阿巴斯的电影则被描述成最考验耐心的电影。至于欣赏艺术电影,她认为没有诀窍可言,只有反复看。希区柯克的作品就是很好的入门级影片。也有同学问到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看法。对此,她希望能对电影进行分级,以便院线引进更多电影。但因票房与利益博弈,电影分级推动存在很大难度。目前市场上有97%的电影拍好后就直接进入仓库,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仅有3%。说到这里,有同学不禁发问,我们所看到的3%的电影都存在一些“烂片”,那么那些97%的电影里会不会有一些好作品呢?毛教授表示她也曾看过部分直接进入仓库的电影,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电影的确是因为没有拍好而被“雪藏”的。最后,她还应同学要求推荐了一些电视剧,比如《老友记》、《犯罪心理与秩序》、《The wire》、《冰雪暴》、《锦绣佳人》、《唐顿庄园》等。

两个小时的讲座在讲座嘉宾和同学们热烈的互动中结束了。教室里挤满了冒雨前来的同学,欢笑声、掌声让这个冬日的雨夜变得格外生动和精彩。